VSO中文网 - 传承弘扬,中华优秀传统文化!

范文文库  |   实用范文   |   小学作文   |   初中作文   |   高中作文   |   述职报告   |   辞职报告   |   精品范文   |   应用文书   |   个人总结   |   心得体会   |   企业文化   |   工作汇报   |   演讲稿   |   教学资源   |   学校管理   |   新闻综合
字典

跙字的意思

跙朗读
读音jū,jù,qiè
拼音ju,qie
注音ㄐㄩ,ㄐㄩˋ,ㄑㄧㄝˋ
部首足部 异体字 ?
总笔画12画 结构左右 简繁对应 五笔KHEG
部外笔画5 仓颉RMBM 郑码JILC 四角67112
笔顺读写竖、横折、横、竖、横、竖、提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横统一码8DD9 - 42048

英汉翻译

weak,lame

基本解释

1. 古同“趄”。

1. 〔跙跙〕偏偏跌跌走不动的样子,如“驷马跙跙,而更其御。”

qiè

1. 古同“趄”。斜靠。

康熙字典

跙【酉集中】【足部】 康熙筆画:12画,部外筆画:5画

《廣韻》慈呂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在呂切,音咀。《玉篇》行不進也。《揚子·太經》四馬跙跙。

《集韻》狀所切,音齟。義同。

《集韻》千余切,音疽。趄或作跙。詳走部趄字註。

淺野切,音且。《類篇》跙,足利。

莊助切,音阻。《類篇》行不正也。一曰馬蹄病。或作

《集韻》《類篇》七夜切,音笡。《類篇》衺足立。

|

跙【酉集中】【足部】 康熙筆画:12画,部外筆画:5画

《廣韻》慈呂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在呂切,音咀。《玉篇》行不進也。《揚子·太經》四馬跙跙。

《集韻》狀所切,音齟。義同。

《集韻》千余切,音疽。趄或作跙。詳走部趄字註。

淺野切,音且。《類篇》跙,足利。

莊助切,音阻。《類篇》行不正也。一曰馬蹄病。或作

《集韻》《類篇》七夜切,音笡。《類篇》衺足立。

|qiè

跙【酉集中】【足部】 康熙筆画:12画,部外筆画:5画

《廣韻》慈呂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在呂切,音咀。《玉篇》行不進也。《揚子·太經》四馬跙跙。

《集韻》狀所切,音齟。義同。

《集韻》千余切,音疽。趄或作跙。詳走部趄字註。

淺野切,音且。《類篇》跙,足利。

莊助切,音阻。《類篇》行不正也。一曰馬蹄病。或作

《集韻》《類篇》七夜切,音笡。《類篇》衺足立。

|

跙【酉集中】【足部】 康熙筆画:12画,部外筆画:5画

《廣韻》慈呂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在呂切,音咀。《玉篇》行不進也。《揚子·太經》四馬跙跙。

《集韻》狀所切,音齟。義同。

《集韻》千余切,音疽。趄或作跙。詳走部趄字註。

淺野切,音且。《類篇》跙,足利。

莊助切,音阻。《類篇》行不正也。一曰馬蹄病。或作

《集韻》《類篇》七夜切,音笡。《類篇》衺足立。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

趄【卷二】【走部】

趑趄也。从走且聲。七余切

说文解字注

(趄)趑趄也。从走。且聲。七余切。五部。

跙的方言汇集

◎ 粤语:zeoi1 zeoi2
◎ 客家话:[海陆丰腔] zu1 [梅县腔] zii1 [台湾四县腔] zu1 [客英字典] zih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