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阳春兮生碧草之油油。怀宇宙以伤远,登高台而写忧。
迟美人兮不见,恐青岁之遂遒。从毕公以酣饮,
寄林塘而一留。采芳荪于北渚,忆桂树于南州。
何云木之美丽,而池馆之崇幽。星台秀士,月旦诸子。
嘉青鸟之辰,迎火龙之始。挟宝书与瑶瑟,
芳蕙华而兰靡。乃掩白蘋,藉绿芷。酒既醉,乐未已。
击青钟,歌渌水。怨青春之萎绝,赠瑶台之旖旎。
愿一见而道意,结众芳之绸缪。曷余情之荡漾,
瞩青云以增愁。怅三山之飞鹤,忆海上之白鸥。重曰:
群仙去兮青春颓,岁华歇兮黄鸟哀。富贵荣乐几时兮,
朱宫碧堂生青苔,白云兮归来。
春台引。唐代。陈子昂。 感阳春兮生碧草之油油。怀宇宙以伤远,登高台而写忧。迟美人兮不见,恐青岁之遂遒。从毕公以酣饮,寄林塘而一留。采芳荪于北渚,忆桂树于南州。何云木之美丽,而池馆之崇幽。星台秀士,月旦诸子。嘉青鸟之辰,迎火龙之始。挟宝书与瑶瑟,芳蕙华而兰靡。乃掩白蘋,藉绿芷。酒既醉,乐未已。击青钟,歌渌水。怨青春之萎绝,赠瑶台之旖旎。愿一见而道意,结众芳之绸缪。曷余情之荡漾,瞩青云以增愁。怅三山之飞鹤,忆海上之白鸥。重曰:群仙去兮青春颓,岁华歇兮黄鸟哀。富贵荣乐几时兮,朱宫碧堂生青苔,白云兮归来。
陈子昂(约公元661~公元702),唐代文学家,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。字伯玉,汉族,梓州射洪(今属四川)人。因曾任右拾遗,后世称为陈拾遗。光宅进士,历仕武则天朝麟台正字、右拾遗。解职归乡后受人所害,忧愤而死。其存诗共100多首,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《感遇》诗38首,《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》7首和《登幽州台歌》。 ...
陈子昂。 陈子昂(约公元661~公元702),唐代文学家,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。字伯玉,汉族,梓州射洪(今属四川)人。因曾任右拾遗,后世称为陈拾遗。光宅进士,历仕武则天朝麟台正字、右拾遗。解职归乡后受人所害,忧愤而死。其存诗共100多首,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《感遇》诗38首,《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》7首和《登幽州台歌》。
读史外纪 其六。明代。朱诚泳。 伊耆蓺五谷,有熊占斗纲。人文一以著,尧舜垂衣裳。夏忠商尚质,周文郁有光。绳绳隆治道,国祚绵且昌。春秋互征伐,七雄争暴强。嬴秦窃神器,再传二世亡。仁义弃不施,吁嗟良可伤。
送祖道师赴长江。宋代。王灼。 山林与城市,何地非隐沦。子意亦易败,径投寂寞滨。楞严有奥章,诗为识者陈。归思落烟艇,尚及秋风新。
秋夕书事。宋代。陆游。 寂寂青枫岸,萧萧白版扉。端居常嬾动,偶出却忘归。时泰徵科简,师还驿置稀。江村日无事,烟火自相依。
赠项子全。明代。朱同。 过门未识子全面,久矣逢人说项斯。宦志已灰更变后,宗枝还念未分时。曾杨近古无神术,卢扁于今有国医。尚拟好风吹杖履,夜深雨足剪园葵。
喜迁莺 露筋祠。清代。易顺鼎。 灵旗风大。怅春阴换尽,都飞凉霭。鱼地铺冰,蟾天浸月,不照寻常眉黛。小蚊已辞秋帐,成就芳名百代。泪休洒,自翠蛾无恙,青蝇安在。香街。飘水佩。闻道花时,开遍祠门外。旧内钩斜,南朝脂井,应笑此湖清太。红颜尽成庙食,命薄生前何害。柳丝待,待系船重到,绿云如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