VSO中文网 - 传承弘扬,中华优秀传统文化!

范文文库  |   实用范文   |   小学作文   |   初中作文   |   高中作文   |   述职报告   |   辞职报告   |   精品范文   |   应用文书   |   个人总结   |   心得体会   |   企业文化   |   工作汇报   |   演讲稿   |   教学资源   |   学校管理   |   新闻综合
词典

卑陬的意思

bēizōu

卑陬


拼音bēi zōu
注音ㄅㄟ ㄗㄡ

词语解释

卑陬[ bēi zōu ]

⒈  惭愧不安貌。低下鄙陋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惭愧不安貌。

《庄子·天地》:“子贡 卑陬失色,頊頊然不自得,行三十里而后愈。”
成玄英 疏:“卑陬,慙怍之貌。”
陆德明 释文:“李 云:‘卑陬,愧惧貌。’一曰颜色不自得也。”
唐 石镇 《罔两赋》:“於是罔两卑陬改容,逡巡徐避。”
唐 柳宗元 《骂尸虫文》:“卑陬拳缩兮,宅体险微。”

⒉  低下鄙陋。

宋 洪迈 《容斋三笔·随巢胡非子》:“胡非 之言曰:‘ 曹劌 匹夫之士,一怒而刼万乘之师,存千乘之国,此君子之勇也。’其説亦卑陬无过人处。”
明 胡应麟 《诗薮·周汉》:“格律卑陬,音调乖舛,风神兴象,无一可观,乃诗家大病。”
清 俞正燮 《癸巳存稿·科举之学不坏人材论》:“读 刘祁 《归潜志》,千万卑陬之士,谋树一帜,择庸陋空滑,不著边际之文,立为格调。”

近音词、同音词


词语组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