VSO中文网 - 传承弘扬,中华优秀传统文化!

范文文库  |   实用范文   |   小学作文   |   初中作文   |   高中作文   |   述职报告   |   辞职报告   |   精品范文   |   应用文书   |   个人总结   |   心得体会   |   企业文化   |   工作汇报   |   演讲稿   |   教学资源   |   学校管理   |   新闻综合
词典

鸣鸢的意思

míngyuān

鸣鸢


拼音míng yuān
注音ㄇ一ㄥˊ ㄩㄢ

繁体鳴鳶

词语解释

鸣鸢[ míng yuān ]

⒈  在旌旗上画张口状的鸱,遇风揭举,用以警众。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前有尘埃,则载鸣鸢。”孔颖达疏:“鸢,今时鸱也。鸱鸣则风生,风生则尘埃起;前有尘埃起,则画鸱于旌首而载之,众见咸知以为备也。”《后汉书·马融传》:“六骕騻之玄龙,建雄虹之旌夏,揭鸣鸢之修橦。”李贤注:“鸢,鸱也,音缘。鸣则风动,故画之于旌旗以候埃尘也。”后因借指狂风大作。

⒉  鹞鹰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在旌旗上画张口状的鸱,遇风揭举,用以警众。

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前有尘埃,则载鸣鳶。”
孔颖达 疏:“鳶,今时鴟也。鴟鸣则风生,风生则尘埃起;前有尘埃起,则画鴟於旌首而载之,众见咸知以为备也。”
《后汉书·马融传》:“六驌騻之玄龙,建雄虹之旌夏,揭鸣鳶之脩橦。”
李贤 注:“鳶,鴟也,音缘。鸣则风动,故画之於旌旗以候埃尘也。”
后因借指狂风大作。 清 李渔 《奈何天·攒羊》:“休怕风寒雪冷,雪夜鸣鳶,不是仗寒威,怎操全胜。”

⒉  鹞鹰。

汉 刘桢 《射鸢》诗:“鸣鳶弄双翼,飘飘薄青云。”